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

〈按摩師日誌 123〉2016 奧修靜心、按摩、瑜珈伸展【一日營】三月份首場

二月份在北京的時候,讓我經常掛念的是三月份在台灣的靜心一日營,因為還沒有在心悅開過靜心課,有許多的不確定感,例如第二天的舞蹈課空間會不會不夠?一小時的那塔拉吉大家都坐得住嗎?換言之,對於今年第一場靜心課,我有極大的期待,因為是定位在一日課程,我也知道要求不能太高,所以也必須有極大的彈性才行。怎麼解決呢?答案是;「對這個世界的接受度更高,對自己的評判更少」,一種很微妙的心理。

第一天免不了有許多狀況,例如休息時間有人立刻就去織毛線(OS:織毛線也可以是靜心啊!),重新帶著靜心品質織毛線也蠻好的,靜心不是隔絕、禁止非靜心形式以外的行為。靜心是放鬆的。

我知道同學們都有學習到、有達到點什麼。靜心不是排排坐、抄筆記,靜心不是硬梆梆的、也不是乖乖的,反而是要打破的種種制約,才能讓自己放開來。在都市中,這樣的場地、這樣的氣氛,我覺得可以了。
奧修說:「靜心不應該是一種強迫的努力,如果它是被強迫的,它從一開始就註定要失敗,強迫的事情永遠無法使你自然,不需要創造出不必要的衝突,這一點必須被瞭解,因為如果你給頭腦一些吸引它的客體,它就有靜心的自然能力。」
這次的一日營沒有設定禁語的規範,也不容易執行,其實已想到方法,但要一步一步來,或許下次會有短暫的禁語吧!

第一天一早就有兩位遲到半小時以上,各自說了奇妙的理由。第二天上午又有一位瑜伽老師說早上要帶課只能下午到,這樣剛好讓上午的場地空出來,讓那塔拉吉舞蹈靜心多一點點活動空間,真的是很巧。有一位在第一天下午呈現出沮喪、對生活覺得無意義、無價值感的學員,在第二天變成一位流動、有自信的人,真是非常超出預期。我說了什麼開示?做了什麼事讓她覺悟到了什麼嗎?我想到的一個原因是「整合」吧!當有人沮喪時,與其滔滔不絕不絕、安慰陪聊訴苦,不如以身教、以靜心的形式,帶動其「身心的整合」,在歸於中心、能量轉變之後,第二天自然換了一個人了。只是回去之後,需要逐漸調整,找到將靜心融入生活的方式,否則過幾天又可能掉下來了。

亂語的回饋也很好,一位看起來懶懶的爬不起來的學員,在第二天侃侃而談亂語的體會,算是有吸收、有掌握、體驗到了。跳那塔拉吉靜心的人數是多少才剛好?也是要發生了才能累積經驗,像其中有一位是有劇場經驗的老學員,對她而言,場地再大也是算小的吧。第一天最後的亢達里尼靜心,老師我一時緊張,找不到音樂,只好重新下載,弄了快半小時才解決,好在學員們彼此都已經熟悉了,藉此機會雞雞咂咂聊得很開心啊!開始跳正好是四點半,原來是天意,亢達里尼不能太早跳啊!

第二天的肩關節與寬關節釋放,原本只是要讓放鬆一下,不準備讓大家睡著的,卻還是睡成一片。因為是仰躺的姿勢,而且也沒有頭薦骨時間,為何還能睡?沒想到第二天睡得比第一天還久?如果用頭腦思考,可能合理化說第一天已經靜休息過了,第二天大家精神會比較好吧!經驗告訴我,其實不是的,第二天才開始熟悉老師的節奏,而且身體更懂得放開來、更放鬆、也就自然而然睡更久了。

其實,每一個靜心和按摩都是在為下一個靜心做準備,要完成第二天最後一個那達布拉瑪靜心的那一個小時的靜坐,對大多數人來說,是需要足夠的能量的,如果身體是處在疲倦的狀態下坐著,是沒有氣力與耐力,唱不出三十分鐘「嗡」的聲音,也坐不住一個小時的。

當然囉,這次的一日營,最終每個人都完成了那達布拉瑪靜心,做完結束時間在5:40分,超過預期30分鐘,按照原設定讓大家安安靜靜地回去,沒有再把大家集合起來,坐起來、圍起來的分享,如果在山上的靜心營,就會有充足的分享彼此的經驗了。
奧修說:「一個人的心神可能會執著於靜心,那個『心神的執著』就是問題之所在。你以前心神執著於金錢,而現在你的心神執著於靜心。問題不在於金錢,問題在於你心神的執著;以前你的心神執著於市場,現在你的心神執著於神,問題不在於市場,而是在於心神的執著。一個人應該『放鬆而自然』,心神不執著於任何東西,既不執著於頭腦,也不執著於靜心,唯有如此,不被佔據、心神不執著,當你只是在流動,那個最終的才會發生在你身上。」 
這次的一日營圓滿完成,圓滿的意思在此不是指「完美無缺」,反而是在狀況連連,咳嗽的、遲到的、下課打毛線的、手痛無法按摩的、助理臨時說不能來,分組少一個人、最後連老師也出狀況臨時找不到音樂,發生以上許多讓人覺得「不圓滿」的事,但是我的內在都沒有受打攪,在事發的當下沒有受到打擾,當下立刻接受,真正的接受,就沒有壓抑,也不需要事後再處理了。

「靜心是一種品質,它可以被帶到任何事情上面,它並不是一項特定的行為,人們以為靜心是一項特定的行為:當你坐著的時侯,要面向東方,你重複頌念某個咒語、燒某種香;你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以某一種方式,用某一種特定的姿勢做這個或做那個⋯。靜心跟所有這些事情都沒有關係,這些都是使事情自動化的方式,而靜心是反對自動化的。所以,如果你能夠保持警覺,任何活動都是靜心,任何行動都能夠對你有很大的幫助。」

摘自奧修《橘皮書》第二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