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

〈按摩師日誌 78〉奧修靜心按摩營 20140831 (上):靜心是一種自然的狀態...

最近的行程頗為緊湊,這篇分享文是在前往北京的飛機上寫的,沒想到我也會有這麼一天,因為下機之後又有行程,現在不寫又要拖個幾週也說不定。

靜心營網頁的活動連結在年初被我隱藏起來了,再加上今年五月跟九月都已安排去北京一個多月,原以為今年不會開靜心營了。沒想到在八月中旬有人來電詢問,說非常想上,說工作壓力大,說非吶喊不可,她說網站公告時間是在九月開。我想了想,是的,在年初是這麼規劃的,但因為五月去了北京之後,九月又要再去,那九月的靜心營還要不要辦呢?最近課程這麼多,還要插一個靜心營進來嗎?這樣來得及辦程嗎?我想起 2012 年那一次的經驗,在跳完第一個那塔拉吉靜心之後,我沉了好深好深,醒來後我跟自己說:「我以後一定要常到山上來靜心!」好吧,辦!

雖然是這麼想,還是要有諸多條件才能成行,像去年也是有人要報名但沒有辦成,缺少任何一個元素都不行:時間、場地、助理、廚師、交通、學員…,都要到位才行。這次算是行動迅速,接到報名電話後的兩天,就準備好以上條件,並且在臉書上公告,時間訂在八月底的周末,堪稱天作之合。

這次靜心營的學員只能收五個人,再多人就沒地方睡了,事實上總人數最好只有八人,而不是我原先估計的九人,這不只是床位問題,而是舞蹈的空間夠不夠的問題,八個人是最剛好的。今年的場地有重新整修過了,課前的打掃不像第一次那麼辛苦。人多真的好辦事,鋪上床墊還有床單,很快就弄成可以睡覺的地方了。

第一晚集合自我介紹發完講義後,我想就先做亂語吧,有人看起來真的很需要趕快喊一喊啊!亂語之後最好先靜坐一會兒,它不像那達不拉瑪靜心適合直接躺下來睡。

( 以後第一天還是什麼靜心都別做,越輕鬆越好 )

這次三天兩夜總個做了七個靜心以及兩個下午的雙人按摩,我想下次再辦,可以統一將時間定在星期五中午在內灣老街集合,這樣應該會更從容吧!這次除了維持全程素食之外,比較特別的是有請專業的廚師掌廚,並且實施了手機管制以及禁語,手機以及禁語並不是一開始就說好的必要規範,這是在上山的第二天開始逐漸實施的,算算也有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管制。綜合經驗了滑手機打卡、在山上吃飯聊天哈拉、廚師的美食也得到了應有的誇獎,而不是辛苦付出無人關心讚美的傳統法工。禁語與手機管制真的是必要的,緊湊的活動需要更全然的投入,以及細細地體會。

第二天在跳無邊無際靜心時,有鄧同學在一旁跳得很標準,另一邊又有 Molly 老師玩得很享受,一左一右真的是很好的搭配。原來沒有排定要跳動態靜心的,但是有人非常有興趣,詢問其他人也都同意在六點起床,於是就跳囉。光解說就花了半個小時,七點才開始跳。跳完要休息、沖澡、慢慢吃早餐、消化完,其實是會擠壓到下一場九點的課程時間,然後是午餐、午睡、按摩課、團體分享、收拾場地、下山的時間等等,真的是非常緊湊啊!

最後一天下午的按摩課,我將按摩、伸展與靜坐合在一起操作,這些動作在團體分享時得到大家一致的好評,被示範的模特兒也因此獨自靜坐了將近一個小時,據說是他個人靜坐史上做得最久的一次,他說平常只能靜坐個十幾分鐘就因為背痛而放棄了。

由於全神貫注在帶靜心課,這次連一張照都沒拍,不像上一次的照片是蘇菲旋轉到一半拍的,這次我和大家一起全程轉完了,一張照片都沒拍,靜心就靜心,別想拍照的事兒了。所以只有第一天拍了幾張風景照、最後一天按摩課照片、以及最後的團體照,有一位學員堅持不想曝光不入境,就讓她鏡外囉!

在山上的靜心課最好是對帶領人有些認識熟悉,或者是對於靜心有些基本的了解會比較好,許多生活細節與默契是需要大家自動自發自主的,這不是像內觀那樣有許多嚴格戒律約束的課程。奧修靜心並不是呆板單調的靜心,上課之前會有解說,全程靜默無語是不可能的。上午的靜心加上下午的按摩與伸展,我覺得是非常好的搭配。

最後要感謝廚師炎蓉與威利,幫忙提供優質的餐飲服務。感謝鄭幀積極的聯絡場地,謝謝鄧子、瑩瑩、Molly…的參與,我們一起在山上度過很棒的三天兩夜!


「靜心是一種自然的狀態,我們已經失落的狀態。它是一個失落的天堂,但是這個天堂是可以重返的。看看小孩的眼睛吧,你會看到極大的寧靜、純真。每個小孩來的時候都處於靜心的狀態,但是他必須學習社會之道,要學習怎麼思考、怎麼計算、怎麼推理、怎麼辯論;他必須學詞彙、語言、概念。然後,漸漸地,他失去了和自身純真的連結。他被毒化了、被社會污染了。他變成一個有效率的機械裝置,他不再是人了。

你只需要再度得到那份空間而已。你以前就認識它了,所以當你第一次認識靜心的時候,你會很訝異,因為有一種很棒的感覺出現在你心裡,彷彿你以前就認識它一樣。這種感覺是正確的:你以前就認識它了。你忘記了。鑽石遺失在一堆垃圾裡,如果你可以 移去它們,便會再次找到這顆鑽石,它是你的。

它不會真的不見:它只會被忘記。我們出生的時候都是靜心者,然後才學到頭腦的運作。我們真實的本性一直潛藏在某個深層的地方,就像暗流一樣。不管何時,稍微挖一下,你都會發現這個泉源,活水之泉源,仍在流動。生命中最大的喜悅就是找到它。」

摘自《再次成為孩子》The Book of Children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延伸閱讀